6月27日下午,記者去采訪烏魯木齊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南郊大隊后峽中隊民警趙航。由于216國道正在修復施工,只能從天山大峽谷中的無名山路繞行,車輛從烏魯木齊縣水西溝鎮出發,在顛簸中行進近兩個小時,來到位于后峽的交通執法站——趙航的工作地點,他已經在這里工作了4年。
216國道是連接南北疆的一條重要道路,其中烏魯木齊市至和靜縣路段途經一號冰川和冰達坂,也是自駕游比較熱門的線路。沿途風光美麗,道路卻很險峻,絕大部分路段臨崖、臨河。
隨著通行車輛增多,2015年,南郊大隊在后峽設立了交通執法站。“維護交通秩序、查處交通違法、預防及處理交通事故、排查道路交通設施隱患、開展交通安全宣傳……”趙航向記者一一介紹交通執法站的功能。“一些路段塌方、落石時有發生,有時車輛壞了、沒油了,誤在路上,我們就趕緊去救援。”趙航說,他們每年都要參與四五起救援任務。
目前,從后峽中隊到交通執法站的22公里路有10公里正在施工,白天封閉,夜間放行。“我們都是晚上交接班。”趙航說。道路封閉之后,只有施工車輛可以通行,檢查站的工作就是勸返從烏魯木齊市駛來的車輛。
修路以來,仍有一些外地來的自駕游客和要去南疆的駕駛人不了解路況,跟著導航來到后峽,“往和靜方向也在封閉施工,如果不及時勸返,車輛行駛到封閉路段還是要返回,來回都是臨崖路段,很不安全。”趙航說。
交通執法站成立時,后峽有大型企業,近3萬人居住,比較熱鬧,生活也方便。隨著去年底企業遷出,這片區域變得十分寂靜。留在這里的只有趙航和同事、旁邊派出所的民警和幾名企業留守值班人員,加起來不到30人。以前的商店飯館都不營業了,趙航上班都帶上馕、方便面。
山中多雨,記者采訪時遇到了3場陣雨,氣溫驟降。趙航的著裝和市區的交警不一樣,雖然是夏季,他還穿著春秋執勤服,里面套著秋衣秋褲。他工作的“辦公室”是路邊一個小帳篷,里面有個小電爐,作用不是燒水,而是暖手。宿舍是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彩鋼板房,通了地暖,夜晚常開著。正常情況下,這里夏季夜間氣溫20攝氏度左右,雨天會降至10攝氏度左右。
云來了,雨落了,一會兒又出了太陽,除了風聲沒有其他聲音。山里沒有電視和其他休閑娛樂設施,57歲的趙航長期待在這里,今年春節,他回家吃了個年夜飯,從大年初一到初六都是在崗位上度過的。
“和我一起倒班值守的兩名同事和我年齡差不多,孩子大了,家里沒負擔,我們待得住。”趙航說。這名從警33年的老交警很期待道路修復工程完工的那一天。“路好了,車輛通行就更安全了。”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