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6日一早,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縣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王炎召提前一個小時上班。早在一周前,他就與親戚古麗米拉·沙得克江約好了,當天是“回家”的日子。
13時30分,王炎召準時下班“回家”。
“姐,身體好些了嗎?家里還有沒有什么困難?”王炎召一進門,就連聲問候姐姐古麗米拉。
古麗米拉連連說:“好好好。”她把王炎召拉到餐桌前坐下,一股腦地把桌上吃的東西往他面前放。
古麗米拉是精河縣茫丁鄉(xiāng)皇宮北村貧困戶。由于從小體弱多病,古麗米拉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常人弱,幾乎沒有勞動能力,只能靠低保生活。
2018年2月,王炎召和古麗米拉結(jié)為親戚后,了解到其還有兩個姐姐和一個妹妹,于是召集大家開了一個家庭會議,共同謀劃古麗米拉未來的生活。
“古麗米拉可以和我一起生活,我來照顧她。”古麗米拉的二姐說。可王炎召知道,古麗米拉的兩個姐姐都在單位上班,忙的時候很難顧家。
古麗米拉的妹妹買力亞木古麗·沙得克江待業(yè)在家,王炎召幫其協(xié)調(diào)了一份在附近市場當保安的工作,決定由她照顧古麗米拉的日常生活。
“現(xiàn)在,我每天中午都能回來給姐姐做飯,既能照顧家里人,又能工作掙錢,很有成就感。”買力亞木古麗說。
看到親戚的生活越來越好,王炎召打心眼兒里高興,他對古麗米拉一家說:“我就是你們的親人,有事隨時給我打電話。”
從去年2月起,王炎召每個月都會定期看望古麗米拉,每次“回家”都不空手。如今,在王炎召的陪伴和照顧下,古麗米拉的身體和精神狀態(tài)越來越好了。
古麗米拉是王炎召的3戶結(jié)對親戚之一。一年多來,王炎召每次走親戚,都會把3戶親戚聚在一起聊天、談心。原本不認識的3家人,如今比一家人還親。
玉蘇甫江·阿吉買提是這一大家庭中的大哥,他在精河縣幸福西路市場經(jīng)營一家窗簾布藝店。7月16日,他聽說王炎召要回妹妹古麗米拉家,便捎話讓王炎召去趟店里。
王炎召剛走進店里,玉蘇甫江就不停地問:“外來人口能不能交社保?小商店聘用短期工用不用簽合同……”王炎召從包里拿出一份惠民政策手冊遞給玉蘇甫江,并一一解答他提的問題。
原來,玉蘇甫江是平安商戶代表,并兼任了一項重要的工作——法治宣講員。為了第一時間為其他商戶解決困難訴求,玉蘇甫江一有空就找王炎召“補課”。
當然,玉蘇甫江叫王炎召到店里來不光是為了“補課”。他對王炎召說:“聽說買力亞木古麗想找工作,我和你嫂子商量了,如果她愿意的話,可以來我們這兒學縫紉手藝,在我們這兒工作,你看行不行?”
“大哥,這是好事啊!買力亞木古麗現(xiàn)在已經(jīng)找了一份工作,不過能多學個手藝更好啊,我改天和她好好說說。”王炎召高興地說。
兄弟倆嘮家常,玉蘇甫江忽然說:“炎召,庫爾班的兒子快上高三了,你多鼓勵他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
庫爾班·阿皮孜是王炎召的第三個親戚,他家住茫丁鄉(xiāng)夾巴溝村,由于其妻子常年在外務工,庫爾班既當?shù)之攱專粋€人照顧一雙兒女。自從和王炎召結(jié)對認親后,原本只會種地的庫爾班也拿起了書本學知識,現(xiàn)在他不僅種地有一手,還擴大了養(yǎng)殖規(guī)模,日子越過越好。
親戚越走越親,情誼越聚越濃。王炎召說:“開展‘民族團結(jié)一家親’活動,不是一陣子的事,而是一輩子的情。從結(jié)對認親的那一刻起,我們這幾家人就已經(jīng)融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