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巴音郭楞日報記者 蔣鋒)近年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堅持生態優先原則,持續實施退耕還林工程,致力于改善工程區生態環境、推動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農民脫貧致富。7月12日,記者從巴州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截至2018年底,巴州實施退耕還林工程32.72萬畝,森林覆蓋率也由2000年的1.51%提高到目前的2.27%。
據了解,自2000年開始,巴州庫爾勒市被列入全國退耕還林工程試點縣市。2002年,退耕還林工程在巴州八縣一市全面啟動。2000年至2014年,以退耕還林工程為契機,全州地方新增人工造林保存面積202.78萬畝(其中納入退耕還林工程117.14萬畝),范圍涉及73個鄉鎮、257個村,覆蓋各縣市90%的鄉鎮(場),迅速將林果產業培育為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支柱產業。
同時,2015年,國家啟動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改變了逐年補助的方式,規定項目期為五年。2018年退耕還林每畝退耕地現金補助1600元(2017年以前為1500元),五年內分三次下達。自全州退耕還林工程啟動至2018年底,巴州實施退耕還林工程32.72萬畝,錢糧補助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森林覆蓋率也由2000年的1.51%提高到目前的2.27%。2018年,巴州完成退耕還林2.5萬畝,總投資2740萬元;2019年計劃完成16.92萬畝,預計投入資金6768萬元。
與此同時,巴州有序實施退耕、退牧還草。2017年以來,累計完成退耕還草4.7萬畝,退牧還草累計投入5135萬元。2019年計劃完成退化草原改良5萬畝,人工種草修復治理1.3萬畝。2019年自治區下達退牧還草人工種草修復治理工程資金161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