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獲了哥哥
“弟弟,快到吃飯點了。我給你做了拉條子,等會過來吃!”
6月19日12時許,剛坐下來接受記者采訪的哈密邊境管理支隊下馬崖邊境派出所尤庫日買里村警務室民警司坎旦爾?司馬義就接到了這個電話。
掛斷電話,司坎旦爾告訴記者,這是他哥哥,名叫阿卜杜瓦伊提?圖爾干。
2013年,新入警的司坎旦爾分到了哈密伊吾縣下馬崖邊境派出所。入戶走訪時,司坎旦爾見到了40歲的阿卜杜瓦伊提,他孤身生活在一間破舊的小房子里,臉色陰沉,少言寡語。司坎旦爾打聽到,阿卜杜瓦伊提小時候是一個性格開朗的人,因為騎馬摔殘了右腿,性格就跟著變了。長大后,卑微地把自己包裹了起來。
“我一定要幫他找回自信!”司坎旦爾暗下決心。
此后,司坎旦爾經常進出阿卜杜瓦伊提的房子,一起聊天、一起做飯、一起打掃庭院……
2016年10月,司坎旦爾休完假從哈密市回到下馬崖村,騎著一輛帶貨廂的電動三輪車進了阿卜杜瓦伊提的院子。
“以后這就是你的車了,走哪都方便!”阿卜杜瓦伊提眼睛濕了,說要掙錢給司坎旦爾三輪車錢。司坎旦爾摟著阿卜杜瓦伊提的肩膀笑著說:“這是弟弟我送給你的,只要你能走出去,只要你能像以前那樣開心,我就很高興!”
2017年3月,在司坎旦爾鼓勵和奔走下,阿卜杜瓦伊提成為一名護邊員,能為國家出力,阿卜杜瓦伊提逐漸自信起來。如今,阿卜杜瓦伊提不但脫了貧,還成為護邊員隊伍中的骨干。
阿卜杜瓦伊提對貼心兄弟司坎旦爾更是上心,一空下來就琢磨著給弟弟做好吃的,然后盼望著司坎旦爾下班回家一邊美美地吃,一邊評價他的手藝。“哥哥做什么飯都好吃,尤其是他包的餃子特別好吃。”司坎旦爾向記者夸獎著他的哥哥。阿卜杜瓦伊提聽著,高興的神情就像受到表揚的孩子。
收獲了信任
司坎旦爾就是個有心人,只要是老百姓需要幫助的、應該幫助的事,只要是他看到、聽到了,就一定盡最大的努力去幫助。
下馬崖是一個邊境小鄉村,商業發展遲緩,一年前連個理發店都沒有。鄉親們要理發就得跑到50公里以外的縣城,一次就要花大半天的時間。
司坎旦爾想在警務室設置一個理發點。“年輕人要的那種發型,我可能學不會。但村里有許多老人,理發很簡單,我相信我能學會。”
得到派出所領導的支持后,他們說干就干。司坎旦爾負責自學理發手藝,派出所負責配置工具。2017年3月,警務室一角多了一個“免費理發點”,司坎旦爾走馬上任“理發師”。后來,司坎旦爾干脆上門服務。只要哪位老人要理發,司坎旦爾就會抽空提著工具上門服務。

當日下午,司坎旦爾手機里的“下馬崖便民微信群”里跳出一條消息,庫爾班尼亞孜?阿力大叔向他喊話:司坎旦爾,我家里沒有水喝了,我的頭發也長了,空了來哦!
司坎旦爾提上理發工具,到商店搬了兩箱礦泉水,開著車來到了庫爾班尼亞孜大叔家。他和老人打了招呼,放下水就開工理發了,動作熟練。
收獲了“零發案”
司坎旦爾?司馬義,入警后的第一個工作崗位就在下馬崖派出所,這一干就是6年,熟悉下馬崖的一草一木。
“記得剛來派出所時,所長就讓我去老鄉家幫干農活。說實在的,當時我心里有些想法,我是來當警察的,不是來干農活的,可是為老鄉干活的事卻一個接著一個。我問所長,所長沒有直接回答我,只是說‘你干干就知道了’。現在我徹底明白了什么是警民魚水情。”司坎旦爾說,“我們派出所連續六屆獲得全國民族團結模范單位榮譽稱號,下馬崖已經有39年沒有發生過刑事案件。這一切成績都是老百姓幫助維護來的。多少年了,這里只要來個陌生人,所有人都會幫我們盯著,就是自家來個親戚,都會自覺地到警務室報備。他們什么事都替我們著想,為的是不給我們添麻煩。現在我是真的懂了,這是親民便民為我們自己帶來的福利。現在,我們各個都是主動找活干呢。”
在家沒有干過農活的司坎旦爾如今已是種瓜、種洋蔥的行家里手了。在下馬崖的農忙時節,隨眼都能看到在地里干農活的派出所民警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