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新疆日報記者 劉東萊)7月2日清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特克斯縣特克斯鎮(zhèn),明亮的陽光穿過斑駁樹影,灑在林下濕潤的料堆上,料堆陰涼處,大球蓋菇正在生長?!巴ㄟ^充分利用閑置生態(tài)空間和轉換低產耕地作物種類,在保護環(huán)境的同時,我們正創(chuàng)造越來越大的經濟價值?!碧乜怂箍h農業(yè)農村局黨組書記張文桓說。
“這150畝林子,以前林下地都閑著。”早在2017年就開始琢磨能不能讓那些閑置林下地產生價值的大球蓋菇種植戶馬奎說,“我們做了10畝的試驗,在林子里種大球蓋菇,效益非常好,一畝地收入近2萬元。特克斯有幾萬畝林下地,氣候也適合種蘑菇,發(fā)展起來會是個很大的產業(yè)?!?/p>
與此同時,廣袤的草原上,蜂業(yè)已增添了新元素。“我們有200多養(yǎng)蜂戶,一半是牧民。”特克斯縣健堂蜂業(yè)養(yǎng)殖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張建堂說,“牧民最大優(yōu)勢就是有草場,養(yǎng)蜂沒改變草場用途,卻大大提高了草場的產出?!?/p>
張建堂在山下建立了標準化的蜂蜜加工車間,山上蜜源地的事,都交給了跟隨他養(yǎng)蜂6年的哈薩克族青年恩特馬特。在該縣喀拉達拉鎮(zhèn)喀拉峻村,恩特馬特和60多戶哈薩克族牧民照料著3.6萬畝的蜜源地。7月正是山花爛漫時節(jié),億萬只蜜蜂飛舞在花蕊之間,勞作不停。
“從2015年起,我們每年選10戶想養(yǎng)蜂的貧困牧民,送他們10箱蜂,并傳授技術?!倍魈伛R特指著旁邊的努倫拜說,“他家去年產了1600公斤上好的黨參蜜,按每公斤45元的批發(fā)價算,收入就是7.2萬元?,F在我們這里的哈薩克族年輕人養(yǎng)蜂的越來越多。而且蜜蜂采蜜傳粉,草場也變得越來越好。”
蜜蜂從山上飛舞到山下,飛過新疆礪劍鋒農林科技有限公司的黃芪種植基地。該公司董事長張軍說:“地沒變,看你種什么?這里的1300畝黃芪第二年就可以采挖,加工后每畝產值3萬元,效益比以前種油葵、玉米時好太多了?!?/p>
“特克斯有220多種中草藥。”張軍隨手一指地邊的草藥,“這是牛蒡,這是艾蒿,那個是菊苣,旁邊是水飛薊,可做的事情有很多?!?/p>
林下種菇、平地植藥、花海養(yǎng)蜂,一個巨大的“生態(tài)工廠”正在形成。此時成千上萬的游客涌入八卦名城特克斯,奔向世界自然遺產地喀拉峻,而特克斯的“生態(tài)工廠”正依托“農旅融合”的思路走向更遠。
馬奎準備明年增種更多種類的蘑菇,打造林下采摘園;張健堂的合作社開設了民宿,蜂蜜瓶上印著二維碼,人們不僅能看到每一塊蜜源地,還可以來這里徜徉花海;張軍正為明年的黃芪花海季作準備,而他的赤谷新城農業(yè)觀光園,2018年的營業(yè)收入已超過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