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城市“顏值”
新疆平安網訊(阿克蘇日報記者 張路 通訊員 趙娟)7月7日,記者在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新改造的環南路上發現,路兩邊增加了綠化帶和人行道,卻少了電線桿,路面顯得寬闊而整潔。
“環南路改造中實施‘地下管線集中入廊’,改變了從前管線架設在空中的局面,提升了城市‘顏值’。”阿克蘇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今年5月起,阿克蘇市環南路開始改造,將原有的雙向兩車道變為雙向四車道,還增加了人行道、綠化帶。借助環南路道路改造項目,建筑單位將原先矗立在道路兩側的電線桿拆除,還在北側建設電力、通訊主管道,在南側建成弱電副管,滿足道路兩側管線需求,目前環南路已經完成750米的管道建設。
在環南路附近做生意的吐爾洪·伊敏說:“在空中管線整治之前,道路兩旁的電線錯綜復雜,不僅造成了視覺污染,下雨天,空中飛舞的管線也很不安全。”
阿克蘇市住建局副局長劉歡介紹,為進一步優化和集約利用地下空間資源,解決城市線路“蜘蛛網”問題,根據地委、市委關于城市建設管理“十大行動”工作要求,今年啟動“地下管線集中入廊”行動方案,解決空中管線密集、管線分布亂、避免馬路拉鏈等影響市容市貌問題,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質。
今年3月初,工作人員對城區地下管線、道路兩側(小區內)架空線纜、89個十字路口的架空線纜進行摸排和普查,梳理整治范圍及規模內容,為建城市地下管線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做準備。還結合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要求,按照“多箱合一、多桿合一”的原則,制定老城區道路和新建道路入地改造建設標準、方案、措施和計劃。老城區道路結合現狀在人行道修建電力通訊聯建管道,新建道路按規劃在人行道或人行道外側新建聯建管道或綜合管廊。
“地下管線入廊設計已啟動,按照總體規劃分批分期實施。今年計劃先行完成老城區王三街、人民路‘上改下’聯建管道試點及東城區前進東路、余杭路、柯柯牙路等7條綜合管廊項目。目前王三街、人民路已完成1000米電力、通信聯建管線入廊。”劉歡說。
在“地下管線集中入廊”改造過程中,阿克蘇市積極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通過特許經營、股權合作、投資補貼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地下管線集中入廊”建設。東城區綜合管廊項目列入PPP項目庫,前期手續已辦理完畢,力爭年內完成東城區錢江路、江南大道、柯柯牙路等9條主次干道20.5公里綜合管廊工程。
據悉,入廊管線實行有償使用,入廊管線單位應向“地下管線集中入廊”建設運營單位支付有償使用費用。既有利于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管廊建設和運用管理,又有利于調動管線單位入廊積極性。目前,阿克蘇市已編制完成綜合管廊、地下管線有償使用辦法初稿,預計年底完成編制出臺入廊管線使用或租賃及維護管理收費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