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克孜勒蘇日報記者 張令)近年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積極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聚焦“互聯網+精準扶貧”,把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作為助推脫貧攻堅、實現創業就業和增收致富的新舉措,以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為抓手,整合產業及扶貧資源,以建立公共品牌、打造本地特產電商化、強化市場意識為導向,農村電商體系亮點紛呈,既助力了群眾實現創業就業、脫貧致富,又方便了群眾日常生活。
克州結合精準扶貧工作,以“便民超市+電子商務服務站”模式,依托農村商店、農資超市、合作社等閑置店面資源,通過整合資源與移動、聯通、信用社、農業銀行、平安保險、國家電網、快遞企業、農資企業等單位合作,為服務站點嫁接10余類(農產品代銷、網絡代購、電費代繳、票務代購、快遞收發、農村金融、話費充值、電商宣傳、信息發布、農資代購等)服務職能,并開展培訓指導。
克州三縣一市先后被確定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市),目前已有3個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3個電商分撥配送中心、30個鄉級電商服務站、129個村級電商服務點。
電子商務服務站點的建立,為周邊村民就近提供代購代銷、代繳代存、電商咨詢指導等服務。目前,80%以上的服務站點實現月交易額3000余元,個別服務站點月利潤可達5000余元。服務站點的選址以建檔立卡貧困戶優先的原則,充分利用農村市場化資源,多元化的服務促進增收。
阿圖什市上阿圖什鎮蘭干村電子商務服務點是克州村級電商服務點之一。現在,每天早上10點過后,這里就開始熱鬧起來,前來網購的村民絡繹不絕。
“我們從2016年7月份就開始做電商了,主要業務是以出售本地特色農產品和幫助村民購物為主?!狈拯c負責人依木然·吐爾遜說。隨著時間的推移,依木然·吐爾遜的電商點銷路逐漸拓寬,農產品銷售量也逐年增加。2018年,他共幫助村民銷售核桃700公斤、葡萄500公斤、無花果醬1噸,純收入達到4萬多元。去年,依木然·吐爾遜還在村里聘請8名貧困戶幫她包裝商品、發貨,每人每月3000元工資,他不僅自己掙了錢,還帶動身邊的村民致了富。
阿克陶縣玉麥鄉玉麥村村民阿依夏木·買買提明看到了機會,燃起了創業的信心,經過和丈夫一起商量策劃,2018年初,阿依夏木·買買提明的農村電商服務站如期開張。如今,走進阿依夏木·買買提明經營的電商服務站內,核桃系列產品、精美的手工鞋帽和十字繡等擺滿了貨架,全是鄉親們的土特產。這幾天,阿依夏木·買買提明和丈夫閑暇時刻,就要到村里的核桃園去轉轉,拍一些核桃成長的精美照片放在網上,希望能吸引到更多的潛在客服,通過自己的網店,把村里的土特產賣到全國各地,幫助更多鄉親們脫貧致富。
阿依夏木·買買提明告訴記者:“網上在我們這里買核桃的人越來越多了,最多的一次賣了800多公斤,我的生意現在越來越好,一個月最少能賺3000元。”
2018年6月29日,由克州直屬商會江蘇商會會員企業與蘇寧集團,共同打造的克州首家蘇寧易購電商扶貧實訓店在阿圖什市開業了,蘇寧易購中華特色館——克州館同時上線,克州電子商務發展走上了快車道。
實訓店通過積極探索創新“互聯網 + 精準扶貧”模式,聚焦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貧困人口,采取“銷售+實訓+經營分成”的辦法,組織開展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重點的就業實訓、線上線下營銷技能培養、服務業務承接等方式,落實就業扶貧、培訓扶貧各項舉措,幫助貧困群眾增加收入、脫貧致富。同時以“前店后廠”的方式,通過線上蘇寧易購中華特色館和線下蘇寧易購電商扶貧實訓店推動“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不斷挖掘和激活克州農村電商的潛力,服務鄉村振興。
今年6月4日,蘇寧與阿圖什市、阿克陶縣、江蘇省對口支援克州前方指揮部、克州禮遇欣疆電子商務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推進當地水果上行,蘇寧將攜旗下的蘇寧拼購、蘇寧易購中華特色館、蘇寧小店、蘇寧超市等,為當地農產品銷售搭建渠道。蘇寧分別建立了阿圖什市木納格葡萄和阿克陶巴仁杏兩個拼拼農莊,這次建成的兩個拼拼農莊分為位于盛產葡萄的阿圖什和盛產巴仁杏的阿克陶,并包下木納格葡萄1000畝、產量200萬斤,巴仁杏300畝、產量100萬斤。本次落地的拼拼農莊將與扶貧深度結合,優先收購貧困戶家庭種植的葡萄和巴仁杏,助力貧困戶增收。這部分農產品也將通過專業的冷鏈運輸到全國倉儲基地,通過蘇寧平臺向全國銷售。
未來幾年,克州還將積極協助新疆蘇寧易購和經營企業依托蘇寧線上云平臺和線下云店資源,運用好蘇寧易購電商扶貧實訓店這一平臺,安排專業人員開展農村電商培訓,重點從返鄉農民工和大學生中挖掘培訓電商產業帶頭人,培訓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幫助貧困群眾學會經營,掌握宣傳、物流、金融等經營工具,不斷提升貧困群眾電商銷售、運營技能,提升農產品品牌經營意識,幫助貧困群眾拓寬視野、增加收入、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