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新疆法制報記者 張蕾 通訊員 白貴云 郭小虎)“一進我們這棟樓的單元門,就能聞到一股下水道里散發出來的臭味。”6月26日,在阿勒泰地區福海縣福海鎮永安路社區黨總支召開的“家庭會議”上,居民曹天賢在發言時說道。
永安路社區黨總支書記張崇靜一邊記錄,一邊回復:“曹叔,我們會盡快聯系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次日,該社區請來技術人員實地查看。原來,臭味是該樓下水道管道太窄、排污困難、長期積水引起的。
改換管道后,問題迎刃而解。
2017年以來,福海縣75個村(社區)每周都要以片區為單位召開一次“家庭會議”,居民聚在一起,共同商量解決身邊事。
福海縣委政法委副書記王宏寶介紹,“家庭會議”是該縣借鑒“楓橋經驗”化解矛盾糾紛的平臺。為了更好地發揮“家庭會議”的作用,該縣按照集中連片、鄰里守望的原則,選出1460名群眾基礎好、熱愛集體、能發揮帶頭示范作用的居民,分片區參與社區事務管理,擔當惠民政策“宣傳員”、民族團結“先鋒員”、環境整治“組織員”、引領群眾致富“示范員”、矛盾糾紛“調解員”、安全生產“監督員”。
6月28日,福海縣闊克阿尕什鄉別斯克拜村召開“家庭會議”,由該村惠民政策“宣傳員”錢海向村民宣講黨的惠民政策。
別斯克拜村村民劉輝患有白內障,因無法支付高額手術費,導致病情惡化。在一次“家庭會議”上,劉輝說出了自己的困難,錢海立即向村黨支部反映。通過查詢相關政策、多方聯系,最終爭取到“光明扶貧行動·白內障復明”項目,幫助劉輝順利完成了手術。
今年春播前,闊克阿尕什鄉也斯克庫木村的部分水渠累積了一冬天的枯枝爛葉和生產生活垃圾導致渠道淤堵,影響灌溉。
在“家庭會議”上,村民馬占龍提出上述問題。經過討論,也斯克庫木村黨支部發動村民清理淤堵渠道,并進行加固。
為了讓“家庭會議”開到實處,福海縣還制定了群眾訴求限時化解工作方案,嚴格落實首問(訪)首辦責任;對能夠解決的群眾訴求,規定一個工作日內辦結或給予答復;未能解決的,上報上級部門,并在兩個工作日內給予答復,確保群眾反映的問題事事有回復、件件有落實。
據統計,今年以來,福海縣通過“家庭會議”共解決群眾訴求2000余件。
王宏寶說:“我們以‘家庭會議’作為開展群眾工作的重要載體,探索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全縣的矛盾糾紛源頭化解聯動機制,綜合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做好服務群眾工作,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解決困難和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