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的塔城,到處是花的世界,綠的海洋。良好的生態、優美的環境,是塔城的魅力所在,也是塔城地區最具潛力的財富和最大的競爭優勢。
水草豐茂 鳥兒飛翔
今年4月,塔城地區種牛場莫音塔勒村232戶牧民搬離庫魯斯臺草原腹地。
位于塔額盆地腹地的庫魯斯臺草原,總面積389萬畝,是全國第二大天然平原草原,也是重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由于過度放牧、地下水超采等原因,庫魯斯臺草原趨向沙化、鹽漬化。
近年來,塔城地區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通過禁牧封育、牧民搬遷、退減耕地、關停機電井、草畜平衡等措施,使庫魯斯臺草原生態系統得以逐步改善,草場植被得以逐步恢復。
2016年至2017年,庫魯斯臺草原區域關停機電井378眼,安裝“井電雙控”計量設施1519眼,關停砂石料廠13家,對300戶牧民進行了搬遷。
塔城市環保局局長唐美俊介紹,為確保塔城天藍、地綠、水清,相關部門嚴厲查處環境違法行為。2016年至2017年,塔城市退減耕地15.8萬畝,其中庫魯斯臺草原區域退減耕地9.4萬畝。
經過治理,庫魯斯臺草原煥然一新,這里又變得水草豐茂,鳥兒飛翔。
這只是塔城地區大力修復生態環境的一個縮影。
看見山水記住鄉愁
向污染宣戰,讓百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既是塔城地區堅定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信心決心,也是向全區群眾的一個承諾。
近年來,塔城地區不斷加大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投入力度,據統計,自2013年以來,已累計投入20.83億元資金用于污染防治和環境保護工作。
塔城地區嚴格執行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度,嚴禁“三高”項目落地,并不斷淘汰落后產能,加快產業優化升級,嚴防“地條鋼”等產業死灰復燃。通過一系列扎實有效的環保舉措,去年塔城市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了百分之百,在全疆排名第一。
塔城地區成立了額敏河流域生態保護綜合執法局,對額敏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工作進行統一管理、統一協調、統一執法,額敏河流域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額敏河流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即將投入使用的額敏縣瑪熱勒蘇水庫,在解決城鄉10萬居民飲水安全的基礎上,每年6月—8月枯水期還可向額敏河下游和庫魯斯臺草原提供不少于1500萬立方米的地下補水;塔城市、額敏縣、裕民縣、托里縣5座污水處理設施今年年底投用,屆時每天將新增污水處理能力8.3萬噸,處理后水質全部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
一系列扎實有效的措施,正在不斷改善塔城地區的生態環境。
綠色發展惠澤群眾
生態興則文明興,優美的生態環境已經成為塔城地區最具潛力的財富和最大的競爭優勢。
塔城地區聚焦構建“油畫塔城、絲路凈土、康養天堂”的目標任務,深入挖掘用好自然生態優勢資源,做優精品線路,不斷發展壯大旅游產業。
2017年,塔城地區接待國內游客320萬人次,同比增長26.2%;旅游綜合收入31億元,同比增長21.8%。今年,塔城地區預計接待游客將突破50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0億元。
2017年10月1日,《庫魯斯臺草原生態保護條例》《塔城市河流生態保護條例》正式實施,為塔城地區保護庫魯斯臺草原,塔城市保護河流生態提供了法律保障。
全面落實河長制,完善治水常態長效機制,以水生態環境的不斷優化促進塔城地區生態涵養能力的持續提升,為塔城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如今,塔城地區清潔能源使用范圍不斷擴大,最大限度利用風電等清潔能源來取代氣、煤、油等其他資源,今年塔城地區預計新增電采暖供熱面積60萬平方米以上,“電化塔城”將成為一張新名片。
天藍地綠水清的優美生態環境,正成為塔城地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綠色正成為塔城地區最鮮明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