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8日11時許,當記者走進朱偉濤辦公室時,他正在翻閱資料。
“前幾年參與編寫了《機動車身份標識的勘驗與認定》這本書,現在再看,發現有些地方有漏洞。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整理、補充和更新相關內容。”朱偉濤說。
朱偉濤是河南省開封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車輛檢測中心高級查驗員、河南省公安廳業務教官。2018年9月,他作為援疆干部,來到阿克蘇地區公安局交警支隊。
在記者與朱偉濤交談期間,他的電話和微信一直沒斷過。他一邊回復信息,一邊笑著說:“我現在是很多交警部門的技術顧問,執法民警遇到難題都會發信息或者截圖給我。”
2019年3月,青河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查扣了兩輛從外形到證件手續、識別代碼都一模一樣的車,兩名車主都堅稱自己的車沒問題,這可難住了當地民警。青河縣公安局民警到云南調取車輛檔案時,當地交警部門向他們推薦了朱偉濤。
朱偉濤接到求助后,立即趕到青河縣。利用掌握的車輛識別代碼顯現技術,他很快辨別出了真偽。
別看現在朱偉濤是同行眼里的專家,其實他剛接觸車輛查驗工作時,曾被同事笑稱為“菜鳥”。
2007年4月,22歲的朱偉濤進入開封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工作。為掌握更多車輛查驗知識,2007年8月,朱偉濤利用業務時間在公安部交管局論壇上學習。該論壇匯集了全國各地交警和刑警隊伍中優秀的查緝能手,大家在論壇里分享了很多識別假牌假證的方法。
當時,單位僅有一臺電腦,朱偉濤便在晚上學習。一個多月后,他自認為可以“出師”了。沒想到,他第一次上路查車就“一臉懵”,根本看不出車牌真假。
朱偉濤開始懷疑自己,甚至一度放棄了理論學習。但兩個月后,他又重整旗鼓,積極學習,遇到問題便向同事求教。同事解答不了的,他就求助外地專家。
除了理論學習,朱偉濤也注重實踐經驗的積累。在路上,他總愛盯著過往車輛的牌照,有幾次因為在車旁邊看得時間久了,差點被當成偷車賊。
2007年年底,朱偉濤終于弄清了真假牌照之間的細微差別,從“菜鳥”升級為行家里手,并給同行授課。截至2009年,他共查扣87輛被盜搶車輛,參與偵破了幾十起盜車案,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上千萬元。
來到新疆后,因業務能力突出,朱偉濤被自治區公安廳交警總隊選調,為全疆中級查驗員培訓班學員授課。之后,他還受邀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蘇地區、石河子市等地授課;在自治區公安廳交警總隊開展的“送教下基層”活動中,他多次受邀通過視頻培訓方式,為全疆交警系統進行業務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