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克孜勒蘇日報記者 張令)今年以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多管齊下,有計劃有步驟推動旅游業發展,旅游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1-4月,全州接待國內外旅游者73.74萬人次,同比增加141.93%,旅游總花費2.87億元,同比增長245.78%。
抓好旅游線路及產品開發工作,積極推進國家高等級景區創建工作。啟動1個5A級景區(克州冰川公園)、3個4A景區(慕士塔格峰—喀拉庫勒湖景區、紅山谷景區、玉其塔什草原景區)、7個3A景區(阿圖什南湖景區、阿克陶白沙湖—白沙山景區、火山巖地質地貌景區、昆侖山杏花谷景區、烏恰避暑山莊景區、貝殼山地質公園景區、阿合奇《瑪納斯》史詩非遺小鎮景區)創建工作。力爭今年完成阿圖什南湖景區、阿克陶白沙湖—白沙山景區、烏恰避暑山莊景區、阿合奇《瑪納斯》史詩非遺小鎮景區等4個景區創建國家3A級景區。啟動培育特色旅游線路工作,將阿圖什市定位為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休閑度假圣地;阿克陶縣定位為帕米爾高原風光精品旅游區和特種旅游目的地;烏恰縣定位為邊境旅游示范區和《瑪納斯》文化展示區;阿合奇縣定位為《瑪納斯》文化、獵鷹文化發祥地和傳承地。按照目的地體系定位,以核心支撐景區為重點,以點串線,打造點點相接、特色鮮明、差異化發展、吸引力強的4條精品線路。
抓好旅游宣傳營銷工作,積極籌劃舉辦旅游節活動。認真做好克州第八屆瑪納斯國際文化旅游節和第二屆慕士塔格峰登山旅游節,督促指導各縣(市)做好各種旅游節慶活動的舉辦,利用節慶活動展示克州旅游文化品牌的魅力,擴大克州旅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舉辦“克州禮物”特色旅游商品評選活動,圍繞克州獨具特色的柯爾克孜刺繡、維吾爾土布、高原藥材、沙棘產品等,研發推出“克州禮物”系列旅游商品,舉辦“克州禮物”暨特色旅游商品評選活動,并組織參加自治區旅游局舉辦的“新疆禮物”評選活動,讓其成為宣傳克州旅游的名片。充分利用新媒體進行宣傳,加快互聯網+智慧旅游平臺建設,大力推行克州旅游虛擬數字化景區宣傳,定期更新克州旅游微信公眾平臺、官方微博平臺,在旅游旺季,通過手機網絡平臺進行旅游資源、產品和線路的宣傳和信息發布。今年以來,克州相關部門同自治區體育局共同在浙江杭州舉辦了“慕士塔格峰”登山旅游宣傳活動。在全國兩會期間,邀請中央電視臺記者在克州采集素材,現場制作后通過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和《美麗中國》欄目,在黃金時間播放阿克陶冰川公園、慕士塔格峰—喀拉庫勒湖、“帕米爾之眼”—木吉泥火山群、紅山谷景區、昆侖山天山兩山交匯等9條克州的景區景點新聞,累計播放時長達11分43秒。州文化體育和旅游局積極組織企業參加3月25日—31日在吐魯番舉辦的自治區“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春季旅游展銷會,不斷吸引疆內外的廣大旅游愛好者前來克州旅游觀光。4月11日,參加由南疆四地州援疆指揮部組織的長三角旅游援疆聯盟·南疆旅游推介會。中國旅游網、中國旅游報、新華網、今日頭條、自治區報業集團融媒體等國家媒體和自治區級媒體廣泛宣傳推廣克州旅游資源及旅游工作情況,克州旅游知名度進一步提升。
抓好旅游扶貧工作,通過實施旅游扶貧,實現旅游項目帶動貧困戶精準脫貧。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貧困村、貧困戶打造觀光休閑農業、牧業、水業,打造民俗風情體驗、鄉村休閑度假、草原牧區體驗、自駕游等鄉村旅游品牌,開辦農家樂、牧家樂、采摘園、度假村、風情園、鄉村民宿等,在景區內豐富活動內容,開設騎馬、騎駱駝、水果采摘、民族歌舞表演、民族特色餐飲、農特產品及旅游紀念品展銷活動,把當地特色和民俗文化貫徹于旅游的各個環節。積極推行“兩帶兩加”旅游扶貧形式,實施以景區帶村、景點帶戶、旅游投資開發公司+合作社、能人+農戶的旅游扶貧措施,通過景區、景點、公司、合作社、能人等旅游市場主體的投資、運營帶動貧困戶和貧困人口分享旅游收益。強化旅游扶貧項目落實,強化旅游扶貧培訓,提高貧困農牧民的旅游服務能力,通過一系列旅游項目的發展,帶動貧困群眾走上脫貧致富路,實現脫貧奔小康。
抓好旅游援疆工作,在旅游援疆上實現新突破。切實加強與江蘇、江西兩省旅游局的溝通聯系,推動旅游援疆合作框架協議落地,爭取在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精品旅游景區建設、特色旅游產品開發、市場主體培育等方面加大援疆資金投入。全面推進江西南昌“克州旅游推廣中心”運營,爭取2019年在江蘇南京“克州旅游推廣中心”大力宣傳推介克州旅游,深入實施 “江蘇人游克州”“江西人游克州”活動,積極推動旅游專機、旅游專列、旅游自駕游等模式的發展。今年力爭實現2趟次旅游專列、3趟次旅游包機游客前來克州旅游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