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新疆日報記者 趙春華)5月31日,烏魯木齊市凈水路轉運站、八道灣轉運站、東大梁轉運站投入運營,每天轉運垃圾量近4000噸。這表明烏魯木齊市開啟了生活垃圾“統一收集、統一轉運、統一處理”的市場化運作新模式,烏魯木齊市距分類處置生活垃圾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三大轉運站的投運,是2018年烏魯木齊市“十大民生實事”中“清潔工程”的重要內容。烏魯木齊市城市管理局(行政執法局)黨組副書記、局長周建平介紹,北京環衛集團是我國環衛產業鏈最完整、規模與綜合實力最強的專業化實業集團之一,引進該企業進行投資建設運營,為構建烏市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增添了新動能。
5月31日,在凈水路轉運站,記者透過北京環衛集團新疆分公司中控室的玻璃窗看到,滿載著生活垃圾的密閉垃圾轉運車過磅稱重后,進入密閉車間,在現場調度的指揮下,將垃圾傾倒在壓縮料槽里。雖然身處一個大型的垃圾轉運站,但記者幾乎聞不到異味。
據了解,由于在生產過程中采用了全封閉+壓縮工藝,使生產環境處于負壓運行狀態,有效地控制了生活垃圾的臭味。生活垃圾經過初步無害化、壓縮處理后,由CNG新能源車輛運送到末端處置體系——米東固廢綜合處理廠進行無害化處理。單車轉運能力達30余噸垃圾,是過去轉運力量的3倍。凈水路轉運站投入使用后,為高新區(新市區)、經開區(頭屯河區)和米東區提供每天2000噸的垃圾轉運服務。
烏魯木齊市擁有中小型垃圾轉運站64座,在各區(縣)分布較為分散,“各區管各區的,通過簡易方式把垃圾收集起來,然后進行無害化填埋。這種傳統的垃圾收運、處置方式達不到垃圾分類工作的要求。”周建平說。
現在各區(縣)只需把垃圾運送到大型轉運站即可。大型垃圾轉運站的服務范圍覆蓋7區1縣,烏魯木齊市垃圾收運體系初具規模,二級集約運輸到終端處置環節已經完成。“向前延伸就是城市的一級分類收集和垃圾收集體系。今后,我們還會繼續探索,向著實現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目標邁進。”周建平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