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9時許,疏附縣站敏鄉3村7組的吐爾洪·臺外庫里推出電瓶車,準備送孫女艾斯瑪去托幼園。 艾斯瑪的媽媽努爾比亞·亞庫普介紹說,3村托幼園開辦以前,艾斯瑪由奶奶和爺爺照顧,她和丈夫都在縣城打工,每天早出晚歸,無暇看顧女兒。“工作隊建這個托幼園真是幫了我們大忙。我婆婆身體不好,把孩子撂給老人,我們心里總不踏實,因為他們還要忙農活。現在好了,艾斯瑪在托幼園里,不但能按時吃飯睡覺、有好的生活習慣,還能學到很多知識,我們很放心很開心。”努爾比亞的國家通用語言講得很流利。 “孩子放在托幼園,我們一心一意做生意掙錢,太好得很。”村民斯麗木古麗·努爾買買提在村委會附近開了家小吃店。和努爾比亞一樣,她也是托幼園的受益者。今年2月,她將3歲半的女兒布威麥爾耶木送進托幼園,和做木工的丈夫全身心投入各自的工作,為小日子打拼。 在3村,越來越多的年輕夫妻把幼小的孩子送進托幼園,安心地在外務工,為家庭創收致富。 “園里現在有57個孩子。因為場地限制,目前這是我們最大的承受力了,還有30多個孩子在排隊,等年齡大一些的孩子去了幼兒園,這里有空缺了,才能把他們接進來。”托幼園負責人阿依夏木古麗告訴記者,一般都是媽媽每天把孩子送到園里,然后去上班,下班后再來接,就像城里上班的婦女一樣。 在村里建一個托幼園,是自治區黨委政法委駐疏附縣站敏鄉3村工作隊2018年承諾為村民做的10件實事之一。 但是建一個托幼園談何容易?除了資金短缺問題,還有人員、場地、管理等各種難題。“當我們把建托幼園的方案報到委機關時,領導們非常重視,很快聯系民政部門,協調了6萬元啟動資金。這讓我們備受鼓舞,要把托幼園建成的信心和決心更足了。”工作隊副隊長卡哈爾·沙塔爾說。 選地址、選老師和保育員、制定規章制度等等,2018年8月,3村托幼園正式開園。 作為托幼園項目的負責人,卡哈爾為它的建成運行付出了大量心血。“硬件設施我們可以想辦法,但園里收的是1歲到4歲的孩子,照顧這么小的孩子有很多難以預測的風險。說真的,我的心時時刻刻都懸著,每天不去園里一兩趟,就不放心。不過,看看近一年的效果,我們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據卡哈爾介紹,工作隊決定建托幼園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想讓村里的年輕婦女能無后顧之憂地走出家門,安心謀一份工作,為家庭創收出一分力。同時,還可以給村里的貧困戶提供部分就業崗位。卡哈爾說:“這是站敏鄉第一家村級托幼園。事實證明,我們的思路是對的。這一創新舉措成為我們工作隊開展脫貧攻堅的亮點。”他的語氣里有滿滿的自豪感。 25日上午12時許,自治區黨委政法委2019年第十批結親干部到托幼園看望慰問了教職工和小朋友。結親干部劉煒對托幼園的籌建及開園以來的情況很熟悉,現場給干部們作起了介紹。“咱們村的這個托幼園,不僅是工作隊創新開展脫貧工作的亮點,現在已成為疏附縣脫貧攻堅示范的標桿,要在全縣各村推廣。”劉煒不無得意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