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阿克蘇日報記者 任紅芳 通訊員 劉夢奇 米熱古麗)在脫貧工作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婦女既是脫貧對象,也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為提高婦女整體素質,保障婦女合法權益,阿克蘇地區緊緊圍繞“76331”戰略部署,結合六大支柱產業用工需求,建立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以勞動技能培訓為重點,提升廣大婦女就業能力。
前不久,拜城縣“靚發屋”項目推進會暨揭牌儀式在康其鄉阿熱勒村舉行,推動貧困婦女實現就近就業,鼓勵農村婦女從事美容美發等行業,帶動幫扶更多貧困婦女實現家門口就業。
“靚發屋”項目是地區實施的婦女小微創業項目之一。“感謝縣婦聯組織了一個月的免費培訓,讓我掌握了一門技術。由于我家是貧困戶,縣婦聯根據黨的惠民政策給我配齊了各種設備。我的理發店開張一個月來,已掙了3000多元,我會好好經營理發店,爭取早一點脫貧致富。”受益者古麗努爾·托合亞孜說。
近年來,地區始終將婦女參加就業技能培訓作為提升就業能力的有效途徑,助力有就業意愿的婦女轉化為產業工人。2018年地區婦女參加職業培訓3.26萬余人次,占當年職業培訓總人數的51.65%;培訓后就業3.09萬余人,占就業總人數的52.82%。今年年初以來,地區婦女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約1.5萬人,占培訓總人數的43.86%。培訓涉及中式烹調師、西式面點師、家政服務員、保育員、育嬰師、養老護理員、細紗擋車工、服裝裁剪工、服裝縫紉工等18個職業(工種)。
同時,地區結合產業發展,以就業意愿和市場需求,確定婦女參加培訓的職業(工種)和人數,主要培訓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和各種技能,提升轉移就業能力;2018年以來,地區開展“國家通用語言培訓+職業技能培訓”4974人,培訓涉及紡織服裝產業、職業技能等,有效提高了婦女參加培訓后的就業能力。以“集中輸送、集中培訓、集中就業”的培訓模式,采取統一輸送、統一開班、企業冠名、集中授課、集中就業的方式,促使其轉化為產業工人,不斷提升就業素質和就業技能。2018年,全地區約1.39萬名婦女參加紡織服裝企業崗前培訓,培訓后直接在企業就業1.04萬余人,就業率達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