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通訊員 王漢林 趙志江)去年以來,哈密市聚焦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以創新的理念、管用的舉措、積極的行動,謀篇布局、創新求變、共建共享、集聚力量,加快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提檔升級步伐。
——謀篇布局加速推進。制定《哈密市加快城市基層黨建示范市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明確市委主體責任、區(縣)黨委第一責任、街道黨工委直接責任、社區黨組織具體責任;制定“四級聯動”體系架構圖,細化各級黨組織縱向和相關部門(單位)橫向任務,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每年對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進行重點考核,形成市、區、街道、社區“四級聯動”的明責、履責、問責體系。每月組織召開協調推進會,通過面上推動和點上提升,雙管齊下抓推進。深化示范引領行動,在每個區(縣)優選2—3個街道(鎮)、每個街道(鎮)優選2—3個社區、每個社區優選2—3個網格黨支部或“家庭黨校”,建立示范點,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上水平。
——創新求變做強街道。把街道原有的十幾個職能科室歸并為黨建辦公室、綜合協調辦公室、綜治中心、行政執法中心、社會事務服務中心、群眾服務中心6個內設機構,實現職能整合、人員高效利用。突出街道黨組織龍頭帶動作用,明確街道“抓從嚴治黨、抓維護穩定、抓基層治理、抓民族團結、抓群眾工作”基本職能。賦予街道黨組織對區(縣)職能部門派出機構負責人的人事考核權和征得同意權、規劃參與權、綜合管理權及事關群眾利益的重大決策、重要項目的建議權,使街道“說話”有分量、統籌有能力。實施城市網格黨建工程,首期成立56個網格黨支部,向每個網格黨支部每年提供1萬元經費補助;賦予網格黨支部履行維護社會穩定和服務群眾職能,做好宣傳教育和組織動員群眾工作,發揮好黨在基層的“神經末梢”作用,確保城市基層治理無空白、無遺漏。
——共建共享有機聯動。針對駐地單位多和兵地、油地、鐵地融合共建的實際,大力構建區域大黨建格局,在各街道建立“大工委”、各社區建立“大黨委”,明確大工委和大黨委“統籌區域化黨建、統籌提升組織力、統籌引領社會治理”的職能定位。實行決策議事、共建事項雙向清單、共建事項清單銷號3項制度,及時研究討論區域內群眾性、公益性工作;每周開展一次“大黨委”主題黨日,廣泛開展學總書記講話、愛黨愛國宣講、志愿服務等活動,做到區域黨建“一盤棋”。去年以來,通過“大工委”“大黨委”議事協調,共解決民生實事1100余件(次),聯合舉辦文體活動840余場(次);8320名機關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奉獻“雙崗位”;986名優秀機關黨員干部擔任各類新興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點對點做好新興組織黨建指導工作。
——集聚力量強化保障。組建69個“訪惠聚”駐社區工作隊,選派396名優秀干部,全面落實“1+2+5”八項任務。實行“七個一起”機制,“一對一”“多對一”結對幫帶社區工作人員,持續抓好強班子、帶隊伍、抓落實工作,社區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更加突出。市直部門(單位)至少三分之一的干部下沉到社區,街道至少三分之二的干部下沉到網格,通過入戶走訪、解決問題、教育培訓、去極端化、建強基層組織5個全過程,做實做細群眾工作。在經費范疇、使用原則和范圍、審批程序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使基層黨組織經費管理有保障、使用有依據。2019年,社區服務群眾專項經費和運轉經費凈增1000萬元,進一步強化社區有人干事、有錢辦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