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條碼化管理制度啟動
巴州為國有資產配發“身份證”
新疆平安網訊 (巴音郭楞日報記者 陳新) 如何保證國有資產合理有效使用?今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財政局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條碼化管理制度,建立固定資產信息數據庫,為國有資產配發“身份證”。
5月6日上午,記者在巴州財政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科辦公室看到,工作人員正在調試設備機器,對國有資產系統數據進行更新和維護,為打印條碼做好準備。據工作人員介紹,以后巴州行政事業單位的電腦、打印機等辦公用品上都將貼一個條形碼,這是專門給國有資產配發的“身份證”。
根據《關于自治區行政事業單位實施固定資產條碼化管理的通知》要求,巴州決定對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實行條碼化管理,定制“身份證”,目前,巴州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條碼化管理制度已正式啟動。
巴州財政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科科長張向光說:“資產條碼化管理,是以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為依托,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賦予每個實物一張唯一的二維條碼標簽,并對固定資產從投入使用到報廢處置的整個生命周期進行全程跟蹤管理。”
行政事業單位實施固定資產條碼化管理,可從根本上杜絕人工盤存中存在的錯、漏、重等現象,避免數據錄入人為錯誤的發生,有效解決資產管理中賬、卡、物不符,資產盤存不清、閑置浪費和資產流失等問題。同時,為單位資產管理工作提供全面、可靠、高效的動態數據與決策依據,有利于提升固定資產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實現資產的信息化、規范化和標準化管理。
根據工作計劃,州直行政事業單位于2019年5月31日前基本完成固定資產“身份證”的制作和粘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