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執行總編單之薔攜新書《永不回答的大地》在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舉辦讀者見面會,與自然、歷史、地理、攝影等領域的愛好者共同分享他的觀點,本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永不回答的大地》是單之薔繼《中國景色》之后的又一力作,全書分“文明”“時空”“行走”三個部分,收錄了其在《中國國家地理》中發表的文章,表達關于人與地球、人與世界、人與自然關系的靈感和猜想,傳遞出對中國大地及地理變遷的真切認知和感悟。書中還收錄了單之薔拍攝的精美圖片,以版畫效果呈現,突顯了全書自然、穩重、睿智的整體效果。
出版方介紹,書中的文字是作者意識的片羽靈光的捕捉,它們表面上看像是一個由一粒粒珠子組成的“串”,而不是一條連續不斷的“流”;它們看起來像桂林山水中的“峰林”,一個個喀斯特的“峰”離散地挺立在平地上,其實它們是底部連在一起的“峰叢”。單之薔在“序”中寫道:沒有哪個猜想、靈感是無緣由地、無中生有地突然冒出的,它們都是永無停息的意識之流的一部分,都與個人的人生經歷、經驗密切相關,它們既是已經過去的體驗的召回,也是指向未來當下。
《永不回答的大地》是“地理學人隨筆”中的一本。與商務印書館的經典著作叢書“漢譯世界學術名著”不同,“地理學人隨筆”叢書追求的是一種學術之外的表達。在學術著作創作過程中,由學術主題引發的一些聯想,一些意識的碎片和突發靈感等經常由于學術文章結構的嚴謹性、表達的簡潔性,或者偏離了主題而被迫舍棄了,對于很多學者來說,這是一種很無奈、很可惜的體驗。《地理學人隨筆》為學者,尤其是地理學者在學術創作過程中產生的“聯想”“碎片”“靈感”提供一個平臺,使這些精彩的碎片觀點有機會被表達,被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