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烏魯木齊晚報記者 宋建華)一個是烏魯木齊市米東區勞務輸出村,一個是以“葡萄園”而聞名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團場,兩地地界相鄰、產業互補,黨員干部和群眾也互相結對認親,成了兵地聯誼的示范區。
3月26日,米東區羊毛工鎮蔣家灣村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101團共同舉辦的“民族團結一家親”聯誼活動在蔣家灣村舉行,千余名黨員干部和群眾與親戚參加活動。
親戚上門了,蔣家灣村村民紛紛趕到村委會幫忙。
蔣家灣村和101團以老龍河為界,兩地是“同喝一口水”的兵地聯誼模范。101團有30萬畝葡萄園,蔣家灣村則是羊毛工鎮人口大村,全村2943人,大部分村民以外出務工和運輸業為生,兩地居民交往頗多。
自“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開展以來,兩村更是“親上加親”,原本就熟悉的干部、群眾各自結為親戚,互幫互助、共謀發展。
蔣家灣村村委會主任陳生海和他的結對親戚、101團二連連長呂新強,忙著指揮大家布置會場。
兩人今年都是55歲,已認識30多年。最近氣溫回升,葡萄園開始需要大量勞動力。呂新強和陳生海商量著如何組織蔣家灣村富余勞動力去101團打工。
“蔣家灣村人口多,大部分以育苗、種蔬菜為主,打理完自家農活后,在家里也是閑著。”陳生海說,“組織村民利用閑暇時間去101團打工,夏天四個月的時間,村民人均增收1.2萬余元,還幫葡萄園解決了勞動力問題。”
活動現場,兩地群眾帶來了自編自演的節目,村民們則在村口支起3口大鍋,為現場人員做中午飯。
村民馬俊德和101團的結對親戚秦革偉一起幫著做飯。馬俊德和秦革偉兩年前結親,兩家住得很近,逢年過節經常走動。“有了好親戚好鄰居,咱的日子會越來越好。”馬俊德說。